加入收藏
首页 > 正文

郜普超:以体育为炬,守教育初心

2025-10-11 孙业凯/文 刘诚/审 点击:[]

人物简介:郜普超,男,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,讲师,现任体育教学部副主任、场馆中心副主任。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,主讲4门本科生体育课程,年均授课443课时,2019年获“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”、“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”;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、校级重点课题、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各1项,主研课题5项,参编体育类教材3部,发表学术论文5篇;热心公益服务,开展羽毛球公益培训;统筹校运会、校园体育技能赛等活动,保障体育场馆高效运行,兼任2023级工程管理3班班主任护航学生成长,曾获“四川省高等院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第四名”,持有“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师中级教练员”证书,持羽毛球、排球“国家一级裁判员”证,获评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岗位任务:扛牢教学管理与场馆建设双责

作为体育教学部副主任,郜普超聚焦“教学质量提升”与“学科发展赋能”两大核心职责:一方面,落实基础教学部12125行动计划中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提升等相关要求,3门本科生核心体育课程的师资调配与课时安排,组织开展教学研讨、技能培训与质量评估,推动“趣味化体育教学”模式落地见效,确保教学工作规范高效,组织体育教学部科研课题申报、教材编写,让体育课有深度有;另一方面,积极协调体育场馆资源,保障学校大型会议体育课程、专业技能赛事及文体活动顺利开展,维护体育馆有序安全场所秩序,营造积极蓬勃的校园氛围。

讲台为阵:做学生运动成长的“引路灯”

“让体育课堂既有趣味性,更有实效性”,这是郜普超老师对课堂的自我标准。他始终将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,坚持“技能传授与兴趣激发并重”的教学理念。为打破传统体育教学“枯燥训练”的传统印象,他创新融入趣味游戏与实景模拟:讲解运动力学时,以学生熟悉的篮球投篮动作为例拆解原理;训练耐力时,设计“校园定向越野”任务,让学生在探索中提升体能与协作能力。生动高效的教学风格收获显著成效:2019年,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优质课堂表现斩获“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”;同年在“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师说课比赛”中,以清晰的教学设计逻辑与鲜活的教学案例,获“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”。

科研为翼:做教学实践创新的“探路人”

秉持“科研反哺教学”的理念,郜普超深耕体育教育领域研究,聚焦教学痛点与行业需求开展课题攻关:从“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”到“青少年运动习惯培养策略”,其主持的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、1项校级重点课题、1项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及参与主研的5项课题,均紧密围绕体育育人实践展开。他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:将课题研究总结的“分层教学法”应用于篮球课程,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差异化训练方案,还根据研究心得参编多部教材。

责任为炬:架设校园与社会的桥梁

重视体育实践,郜老师以身示范。每年校运会中,郜老师的身影忙碌,梳理学生、教职工集体项目流程,讲解竞赛规则,保障赛事有序开展。校园活动中,他连续组织两届“校园游泳技能赛”、一届“篮球技能赛”,营造浓厚体育竞赛氛围。游泳队训练中,每周一、周三中午坚持为救护人员开展水上安全培训,手把手传授救援技巧,保障学生课后游泳练习安全。

2017、2018两年间,主动参与都江堰市文体局组织的两期羽毛球公益培训,从基础握拍到战术技巧,耐心指导,以专业助力全民体育素养提升;热心工会活动,针对校区教师子弟,义务开设“青少年体育课堂”,带领孩子们开展羽毛球训练与体能锻炼,筑牢“川农二代”健康成长根基。

班级为家:做学生全面发展的“守护者”

作为2023级工程管理3班班主任,郜普超将“体育人的担当”融入班级管理,聚焦学生身心全面发展:定期召开班会时,设计“运动分享环节”,引导学生交流健身心得、传递拼搏精神;当他发现学生因学业压力焦虑时,邀请同学们来一局羽毛球赛,借助体育缓解心理压力;主动链接企业与社区资源,组织班级参与“社区体育志愿服务”,让学生在为老人讲解健身知识、带儿童开展趣味运动的过程中,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。在他的引领下,班级不仅形成浓厚学习氛围,更培育出“爱运动、乐互助”的优良班风,获评校区“活力班级”。

从课堂教学到科研创新,从校园实践到社会公益,郜普超始终以“体育人”的热情与坚守深耕教育沃土。他所获的荣誉、践行的举措,既是对“体育教会人拼搏,教育教会人成长”理念的生动诠释,更是对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扎实践行,为校园体育教育与育人事业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

办公地址: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    邮编 611830
联系方式: 028-87144791
版权所有: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基础教学部

书记、主任信箱

学校首页

教务处

科技管理处

人事处

新农村发展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