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:王花粉,女,硕士,讲师,都江堰校区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教师。自入职以来,始终以党员标准锚定教育初心,深耕高校体育教学一线,主讲4门本科课程,年均课时达426学时;深耕科研与育人双向领域,主持四川省教育厅课题1项,主研国家体育总局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项目6项,参与编写省部级规划教材1部,发表学术论文4篇;担任工程管理2023级4班班主任,指导学生获各级荣誉、证书多项,同时牵头校运会径赛训练与计时、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统筹、网台球协会指导等工作,以“党建+体育”的双轮驱动,彰显党员教师的育人担当。

铸牢“思想魂”:以党性修养锚定育人方向
作为高校体育领域的党员教师,王花粉深耕教坛多年,始终将“党性修养”与“体育育人”紧密相连——以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,以专业实践践行教育使命,在教学、科研、班级管理与校园体育活动中,既当“传道授业的体育教师”,更做“铸魂育人的党员先锋”,用严谨务实的作风与热忱奉献的态度,为学生成长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温暖力量。
“党员教师的初心,要在理论学习中扎根,更要在教育实践中践行。”王花粉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立身履职的首要任务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教育方针,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确保教育教学与育人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
她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要求,每周二准时参与政治学习与党小组活动,带头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主动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思考,用“自己先学深、再带大家学透”的担当,在党小组内营造“比学赶超”的政治学习氛围。在她看来,“体育教育不只是教技能、强体质,更要借运动精神传递信念——让学生在奔跑、协作中学会坚持,这正是党性修养在育人中的生动转化。”
锤炼“专业功”:以精湛能力夯实教学根基
在体育教学中,王花粉始终秉持“以生为本、精益求精”的理念,既注重夯实学生的运动技能基础,更关注学生体育素养与健康意识的培养。她主讲4门本科体育课程,年均课时达426学时,课堂上既会耐心纠正学生的动作细节,也会结合体育赛事案例讲解“坚持”“协作”“突破”的精神内涵,让体育课成为“强体质+育品格”的双重课堂。
为持续提升专业能力,她主动对标行业前沿,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技能培训与竞赛,在2023年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斩获三等奖,以扎实的教学设计能力、规范的动作示范与灵活的课堂把控,展现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。“体育教学没有‘天花板’,只有不断精进的‘新起点’”,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她多年来深耕教学的真实写照。
深耕“科研田”:以创新成果赋能基础课
在科研领域,王花粉始终聚焦“体育教育实践”与“区域体育发展”两大方向,坚持“科研为教学服务、为行业赋能”的原则,从教学痛点、区域体育需求中挖掘研究课题,形成了“教学促科研、科研反哺教学”的良性循环。
她科研成果丰硕:主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“我国基层体育社团发展的路障分析与对策研究”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体育人文社会学教材建设的改进思路和建议”等国家级项目2项,主研“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都江堰——青城山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研究”“四川青少年体育振兴研究”等省级项目4项;参与编写省部级规划教材1部,发表学术论文4篇(含1篇EI会议论文),其中《四川省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》《体育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思考:问题与对策》等论文,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学科教材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。
当好“引路人”:以多元角色守护学生成长
“教师的责任,不止于课堂45分钟,更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。”作为工程管理2023级4班班主任,王花粉始终将“思想引导”与“学业帮扶”放在首位:入学初通过“一对一谈心”了解学生需求,建立“成长档案”;日常通过主题班会分享“时间管理”“职业规划”经验,鼓励学生兼顾学业与综合素质提升。在她的引导下,班级学风浓厚、风貌昂扬——入学至今,1人获励志奖学金,2人获社会捐资奖学金,2人获评“优秀干部”,2人获评“优秀学生”,1人获评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,27人一次性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,班级凝聚力与向上动力持续增强。
除班主任工作外,王花粉还主动承担校园体育服务工作:每年校运会期间,她既负责学院径赛项目的训练指导,从起跑姿势到耐力分配逐一打磨,助力运动员突破自我;又承担径赛计时任务,以“零误差”的严谨态度保障赛事公平;每学期学生体质测试中,她牵头建立数据库、筛查问题数据、汇总上报报表,为学校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精准数据支撑;她还担任学生网台球协会指导老师,累计组织社团活动15余次,通过趣味赛事、技能交流等活动,丰富学生课余生活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。
从“严谨授课的体育教师”到“深耕科研的研究者”,从“温暖尽责的班主任”到“校园体育的服务者”,王花粉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,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岗位上,用信念坚守初心,用专业践行使命,用奉献传递温暖。她不仅教会学生运动技能,更传递了“永不言弃、团结协作”的体育精神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