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
首页 > 正文

赵文:守初心护成长、精课堂探本质

2025-10-13 贾小多/文 刘诚/审 点击:[]

人物简介:赵文,中共党员,都江堰校区基础教学部副主任、讲师,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。长期承担《大学英语》《研究生英语》《英语泛读》《语言学概论》等课程教学,坚守“教学相长,融会贯通,探本溯源”教育理念,曾获四川农业大学第一届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、第四届“外教社杯”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、2023四川省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(团队);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、第三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总决赛笔译本科组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。科研领域聚焦语言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,在《汉语史研究集刊》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,出版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汉语言文化传播趋势及变量分析》(商务印书馆)、《大学英语》(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)等著作/教材。

守好“初心桥”:平等以待护成长

对学生既要平视,也要守护——平视是尊重独立人格,守护是关照成长规律。作为长期深耕教育一线的教师,赵文始终以“双重视角”践行师生相处之道:一方面摒弃“居高临下”的姿态,主动走进学生课堂、宿舍,耐心倾听学业困惑与生活烦恼,哪怕是班级群里的一条咨询消息,也会细致回复,努力理解每个学生的处境与想法;另一方面,他深知学生思想观念尚在不成熟阶段,从不回避“引导者”角色——发现学生因学业压力焦虑时,会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分享调节方法;遇到学生对专业发展迷茫时,会梳理外语学习与跨学科就业的关联路径帮学生校准方向。

作为班主任,他始终将“学生身心健康”放在首位:学期初建立学生成长档案,记录每个人的兴趣特长与潜在需求;针对学生开展“一对一”学业帮扶,联动班委组建学习小组;期末组织“成长复盘会”,引导学生总结收获、规划未来。

打磨“课堂精”:循道授业重实效

外语教学不是“炫技”,而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本质规律。在教学中,赵文始终拒绝形式大于内容的模式,将自身对语言系统、语言习得的深度理解融入课堂设计:讲授《大学英语》阅读课时,他会跳出“逐句翻译”的传统框架,用“语篇逻辑图谱”梳理文章结构,让学生从“读懂句子”升级为“掌握阅读思维”;在他教授《语言学概论》时,他会结合生活案例——比如用“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演变”讲解词汇发展,用“中英寒暄语差异”分析文化语境,让抽象理论变得可感可知。

他在课堂上坚持精讲与实练结合的节奏,擅长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调动学习氛围;课后作业则摒弃重复刷题的模式,转而设计英语新闻摘要撰写、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等实践性任务,帮助学生避开冗余信息干扰,更精准地聚焦学习重点,他任教的班级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较高。

深耕“语域田”:问题导向探本质

在赵文眼中,科研从不是追逐时髦,而是要从实际场景里发掘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。在科研领域,他始终聚焦语言教学与汉语本体两大方向,秉持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路径:面对国际中文教育中个性化学习不足的痛点,他主动联合团队,开展数据挖掘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,用扎实的探索尝试破解教学中的实际难题。成果发表于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》;关注汉语流俗词源的语义生成机制,他运用生成词库论进行系统分析,相关论文《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流俗词源新语义的生成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汉语史研究集刊》。

在研究英汉社会谚语的文化深层结构时,他收集了近千条英汉谚语语料,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;主持四川农业大学“聚焦建设性与批判性的《大学英语》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”教改项目期间,他先后调研200余名学生、访谈15位同行教师,最终形成的课程思政融入策略被纳入学校外语教学参考方案。截至目前,他已出版著作与教材3部,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篇,主研省部级课题1项,研究成果多次应用于教学实践,构建起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。

点亮“理想灯”:细照笃行引方向

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赵文始终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全过程,从细节处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与身心变化,用正向激励引导学生专注学习;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外语的意义存在困惑时,他会邀请留学归来的校友分享经历,组织“外语+专业”跨界沙龙,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外语作为工具的实用价值,以及作为文化桥梁的连接价值。

他坚持“底线思维+自由探索”的引领原则:在班级管理中,明确“诚信考试”“尊重他人”等底线要求,对违反原则的行为及时纠正;但在学术探索、兴趣发展上,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——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时,他会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参赛方向,自己只在“论文逻辑”“答辩技巧”上提供建议;学生想尝试“英语文学翻译”,他会分享自己的译著《夜行者》《虫族之屋》的创作经验。在他的指导下,学生不仅收获了奖项,更培养了“敢探索、会思考”的能力。

从课堂教学到科研探索,从师生相处到价值引领,赵文始终以语言为桥、以初心为炬,在基础教学岗位上深耕不辍。他常说,教育是慢的艺术,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,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、慢慢成长。未来,他还将继续以更扎实的教学、更深入的科研,为学校教育建设、为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。

办公地址: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    邮编 611830
联系方式: 028-87144791
版权所有: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基础教学部

书记、主任信箱

学校首页

教务处

科技管理处

人事处

新农村发展研究院